宁县人民检察院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检察文化 > 正文
检察文化

宁县检察院深化为民服务实践取信于民

时间:2021-07-06 15:17:42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非常感谢检察官到我家里来,打开了我多年的心结……”近日,宁县春荣镇信访群众李维凯对宁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说。

 

李维凯因与邻家的地界纠纷,不服法院判决,一直信访反映情况。3月31日,宁县检察院副检察长范培峰带领第三检察部控申干警来到她家,经对李维凯反映的问题调查梳理,终于解开了她多年的“心结”。

近年来,按照“推进政法工作三年大提升”部署要求,宁县检察院深化为民服务实践,组织干警奔赴基层一线,变群众“上访”为“带案下访”,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既有效化解信访纠纷,又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走访民企护权益

“企业安全保卫措施怎么样?”“企业经营中有什么法律问题需要解决?”“有没有遇到侵害合法权益的情况?”……

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宁县检察院以提升“维护民企权益、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为目的,对县域内的14家民营企业逐个走访,收集梳理工作需求,摸排化解涉企矛盾纠纷,落实法律援助和法治宣传、预警防范等帮扶措施,指导企业加强内部安全管理,维护企业和职工合法权益,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近两年来,该院持续开展“我有问题问检察官”系列法律服务活动,院领导班子成员相继到企业走访调研50余次,走访民营企业30余家,充分听取企业诉求,及时回应企业关切,实打实解答法律咨询、面对面提供法律服务、零距离开展法律宣传。同时,建立12309涉企法律服务咨询热线,开通企业案件申诉维权“绿色通道”,实行优先审查、优先受理,高效维护了民企合法权益。

进村入户察民情

“通过检察院的多次入户走访宣传,现在村民一遇到法律问题,第一反应就是到村部找驻村检察官孙玉龙,或者直接拨打12309检察服务热线咨询,村里的矛盾纠纷少多了。”7月23日,宁县盘克镇闫沟村党支部书记闫玉红对检察干警经常性入户走访工作赞不绝口。

闫沟、上庄村作为宁县检察院的帮扶村,从2017年9月开始,该院就派驻干警驻村帮扶,组织干警不定期入户走访,深入开展法治扶贫与精准脱贫相结合的帮扶工作。

刚驻村,上庄村的垃圾随处可见。驻村检察官孙玉龙认为,生态宜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的必然要求,为有效解决全村生产生活垃圾乱堆乱放的问题,孙玉龙在积极宣传动员组织全村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同时,协调单位投入4万余元采购小型垃圾清运车和垃圾桶,放置在村民居住集中点用于垃圾集中投放,定期清理。

经过几年不间断的帮扶,两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配套完善,集体经济日渐壮大,贫困户已全部“摘帽”,村民群众同步迈向小康。

上庄村一名70多岁的老党员感慨道:“是党和政府脱贫攻坚好政策及县检察院的长期帮扶,让村里一年一变样,消除了贫困,村民打心底满意。”

“脱贫不是终点,而是实现乡村振兴、建设美丽家园的新起点。我们将继续扎根农村,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序衔接。”孙玉龙表示。

送法下乡暖民心

“欢迎检察官常来,好多事情听你们一讲我们就明白了。”宁县平子镇老庄村的王小军在做生意中的一些法律问题,在宁县检察院“送法下乡解民忧”活动中咨询后,一下子就明白了。

为推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转化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实践,宁县检察院组织干警分为三组,进镇、进村、进学校开展“送法下乡解民忧,集中接访促稳定”主题宣传活动。

检察官将农村法治宣传融入美丽乡村建设,采取设立咨询台、摆放展板、发放资料、解答法律咨询等方式,结合发生在县内外的大量典型案例,积极向群众宣传法律法规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安全防范知识,面对面了解群众法律需求,现场解答群众提出的有关家庭关系、邻里纠纷及遗产继承等方面的法律问题,引导群众勤俭持家、和谐兴家、以德治家,摈弃陋习,树立新风,自觉促进乡风文明。

未成年人检察办案组联合县教育局深入中小学校,开展未成年人保护、禁毒、防电信网络诈骗等普法活动,组织检察干警联系留守儿童、失足青少年、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为其入学排忧解难,切实把法律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以实际行动提升了群众维权意识和对检察职能的知晓度。(来源:新甘肃·甘肃法制报)